乍得
热销产品:石油制品、化工、机电产品、建筑材料、汽车、纺织品、食品、药材
推广市场:乍得、非洲
乍得共和国,简称“乍得”,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,北接利比亚,东邻苏丹,南与中非共和国接壤,西南与喀麦隆、尼日利亚为邻,西与尼日尔交界。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恩贾梅纳。
乍得国名以境内最大湖泊——乍得湖的名字命名,境内最高峰是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库西山,全国共分为三个主要的地理区域:北部的沙漠地区,属热带沙漠气候;中部干旱的萨赫勒地区,属热带草原气候;南部较肥沃的苏丹草原地区,属热带雨林气候。乍得有超过200个民族,法语和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,伊斯兰教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
一、自然环境
乍得全国面积1284000平方公里。是世界上第21大的国家,比秘鲁略小,比南非略大。乍得位于非洲中北部,北纬8和24度、东经14和24度之间,北接利比亚,东接苏丹,南接中非共和国,西南与喀麦隆、尼日利亚为邻,西与尼日尔交界。首都恩贾梅纳与最邻近的海港相距1600公里,因为乍得远离海洋,且国土大部分属沙漠气候,所以又被称为“非洲死亡之心”。
二、经济
2020年经济指标估算如下:
国内生产总值:114亿美元。
人均国内生产总值:695美元。
经济增长率:-0.9%。
货币名称:中非金融合作法郎(FCFA,简称非洲法郎)。
汇率:1美元约合575.6非洲法郎。
通货膨胀率:4.5%。
三、工业
主要为石油开采和农、牧产品加工业。2006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.6%,7%的劳动人口从事工业生产。全国石油可开采储量12亿桶,2007年日产原油能力约为15万桶。全国有22家棉花加工厂,总加工能力为18.8万吨。另有一些纺织、卷烟、面粉、饮料、制糖、农机制造等中小企业。此外,乍得年产天然碱约1万吨,部分供出口。电力供应不足,电价昂贵,全国仅2%的居民,首都仅9%的家庭能够用电。受电力不足和资金短缺等困扰,乍工业发展困难较多。 [7]
四、农牧业
随着石油的开发与生产,农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大幅下降,2006年为21.9%。全国可耕地面积5200万公顷,已耕地700万公顷。乍得湖平原和南部地区是主要农业区。主要粮食作物有高粱、玉米和小米,还有少量稻米和小麦等。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2%。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,全国约有1/4人口从事棉花种植,2005年出口额为422亿非郎,占出口总额的2.6%。其它经济作物还有烟草、花生、芝麻、甘蔗和阿拉伯树胶等。乍得是中部非洲地区主要畜产国, 40%的劳动力从事畜牧业。2006年出口额为2.287亿美元,占出口总额(除石油外)的54%。
五、对外贸易
2003年起原油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,2006年占出口总额的86%。畜产品和棉花是乍传统出口商品,主要进口石油制品、化工、机电产品、建筑材料、汽车、纺织品、食品、药材等。2011年主要出口对象国是美国、中国、法国、荷兰和德国;主要进口来源国是喀麦隆、法国、中国、芬兰和瑞典等。
六、节日
独立日(国庆日):8月11日(1960年)
自由民主日(即代比执政日):12月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