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价策略对谷歌竞价广告的影响
我们都知道,谷歌广告有很多不同的出价策略,有CMP、CPC、CPA。如果全部人都是用CPC出价,那当然很好对比,套用上面广告评级的公式就可以了。
但现实是肯定各种出价方式都有人用,如果选择的是CPM或者是CPA的出价策略的话,是没办法设置广告最高点击出价的,那这时候上面提到的广告评级公式就不适用了,要怎么算?
这时候,我们就需要了解更深层次的广告竞价逻辑。
为了使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广告进行排序,绝大多数媒体平台最终都是根据换算公式,将出价换算成eCPM(预测的每千次展示费用),再对eCPM排序后,选择eCPM最高的广告进行展现。
那eCPM是怎么换算出来的呢?下面跟着我来做一下公式演算:
1、CPC类型的出价方式
已知:每千次展示费用 = 总费用 / 展示次数 *1000
单次点击费用 = 总费用 / 点击次数
所以总费用的公式可转换为:总费用 = 单次点击费用*点击次数
我们再将这个总费用的公式代入到每千次展示费用的计算公式中,可得出:
每千次展示费用 = 单次点击费用 * 点击次数 / 展示次数 *1000
2、CPA类型的出价方式
已知:
每千次展示费用 = 点击率*单次点击费用*1000(上面演算得知)
单次点击费用 = 总费用 / 点击次数
单次转化费用 = 总费用 / 转化次数
所以总费用的公式可转换为:总费用 = 单次转化费用 * 转化次数
我们再将这个总费用的公式代入到单次点击费用的计算公式中,可得出:
单次点击费用 = 单次转化费用 * 转化次数 / 点击次数
因为转化率 = 转化次数 / 点击次数
所以单次点击成本的公式可转换为:单次点击费用 = 单次转化费用 * 转化率
再将这个公式代入回每千次展示费用的公式中,可转换为:
每千次展示费用 = 点击率 * 转化率 * 单次转化费用 *1000
在这个公式下,单次转化费用为广告主在后台自行设置,但在竞价阶段广告都还没投出去,所以转化率、点击率这两个值都需要系统预估。因为涉及到有两个预估的数值,而且转化数据相对来讲更稀少,所以准确性肯定不如CPC类型的出价,还需要大量的数据去调整模型,所以才会衍生出很多像多系列去跑同一个产品,不断复制新系列去“撞流量”的做法。
如果模型稳定之后,由于不确定因素更多,所以一般建议最好不要一次进行太大的改动,以免影响到了模型。
了解谷歌广告的竞价原理,可以帮你更好地制定广告优化策略,控制成本和提升广告效果,让你能够在合理的预算范围里获得最大的广告效果。上面讲述得可能有点复杂,想简单一点的话,记住以下三点就足够:
1)出价和质量得分是影响广告评级的主要因素
2)越高的质量得分,广告主所需要支付的最高出价就越低
3)CPC类型的出价,要重视点击率的优化;CPA类型的出价,要同时重视点击率和转化率的优化